「Grande Complication」編號1160懷表。
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Antoinette)鍾情於寶璣時計,一生擁有多款寶璣作品,其中一款為著名的「perpétuelle」自動上鍊表。 1783年,一名瑪麗皇后的神秘傾慕者向寶璣訂製了一枚極致懷表作為她的禮物,並指明要匯集當時所有複雜製表工藝,而且要盡量採用黃金代替其他金屬,附屬裝置(即複雜功能)亦須盡可能豐富多端。不過,懷表的製作時間與成本則沒有任何限制。
貴為法國宮廷的高級時計供應商,寶璣在設計方面擁有極大的自主度。遺憾的是,皇后未有機會親鑑這枚以她命名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編號160懷表。此時計直至1827年,亦即確認訂單的44年後方告完成,當時皇后已逝世34年,寶璣先生亦已去世4年。
兩個世紀以後,這枚懷表的精密設計與傳奇色彩,依然教製表師與鐘表收藏家心馳神往。此懷表曾於1983年在耶路撒冷博物館被盜,至2007年12月終獲尋回, 這件珍稀絕倫的頂級時計傑作,歷經神秘而異乎尋常的命運,令人深深著迷。2004年,Nicolas G. Hayek決定復刻這枚精美懷表,擔此重任的人正是寶璣製表師。
寶璣的技術人員和製表師只能依靠古舊文檔,重製眾多複雜功能,這無疑是個艱鉅挑戰。在巴黎寶璣博物館(Breguet Museum)珍藏的原版技術圖紙,以及巴黎工藝美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收納的豐富文化資料,成為復刻懷表各項功能及裝飾細節的唯一線索和指引。通過參考當代時計,特別是普拉蘭公爵(Duc de Praslin)懷表,此作品充分呈現其時最新穎的設計和製表技術。經過深入研究,一些幾近失傳的工藝終可重見天日,這使寶璣能夠更忠於原型懷表的每個元素。
重新面世的瑪麗•安托瓦內特自動上鍊(perpétuelle) 懷表宛如一件藝術瑰寶,此表配備時、刻、分三問報時功能;萬年曆的日期、星期及月份顯示則分別設於2時、6時及8時位置。10時位置指示民用時與太陽時的時差。表盤中央備有跳動時針和分針,以及前身為計時指針的獨立大秒針;小秒盤則設於6時位置。48小時動力儲備顯示及雙金屬溫度計並列而置。
懷表的自動上鍊機芯(當時稱為perpétuelle)由823件經過精心處理的零件組成。夾板、表橋、表桿以及所有活動部件、日曆和三問裝置均以木料拋光的玫瑰金鑄造。藍鋼螺絲經拋光處理。各個磨擦點、凹槽和軸承均裝配藍寶石水晶。此精緻複雜的懷表更設有獨特擒縱裝置,結合自然提升的柱形金質擺輪游絲和雙金屬擺輪。雙重「pare-chute」防震裝置可避免擺輪軸和擺陀軸因撞擊或震動而損壞。
經過長達4年的研究與重組,全新的瑪麗•安托瓦內特懷表於2008年4月問世,懷表置於華麗木盒之中,木盒物料源自凡爾賽宮的一株橡樹,據說瑪麗皇后曾於此樹下休息。
然而,長期乾旱和猛烈風暴令這株大橡樹日漸脆弱,凡爾賽宮不得不將之砍下,後來Nicolas G. Hayek獲贈部分木材作為生日禮物。